煤化工:現實骨感 前景光明
欄目:行業動態 · 發布日期:2015年2月5日 · 作者:中成泵業
油價暴跌,引起煤化工領域地震。一方面是如火如荼的項目建設以及規劃,另一方面逐步縮小的競爭優勢加重了外界對煤化工項目經濟性的擔憂。雖然短期油價低位將會繼續施壓煤化工行業,但長遠看煤化工仍具有良好的發展前景。
近3年煤價持續大幅下跌,新型煤化工的經濟性到顯著提升。原油價格走低對煤制油利潤影響較大,但發展煤制油有助于解決我國原油短缺的問題,實現能源供應方式的多元化。煤制氣項目經濟性本就較差,在高油價時代盈利性已不明顯,更應該定位于煤炭清潔利用的路徑之一。
毋庸置疑,油價持續暴跌,確實給新型煤化工產業澆了盆涼水。但當前油價走勢應該不會對我國新型煤化工項目的推進構成實質性的影響,大部分項目投資規模較大,是國家或當地政府的既定戰略,不可能說撤就撤。
從另一方面分析,由于石油是不可再生資源,2014年油價大跌不一定意味著后期油價長期處于低位運行,而煤化工項目均需較長的周期,因 此等多數項目建成投產時,油價或許又重新攀升到高位。不僅如此,油氣及基礎化工品的需求還在增長,加之煤化工是石油化工的有益補充,因此一旦 油價回升至正常水平,新型煤化工項目仍有較大發展空間。
另外,新型煤化工利潤計算方法要集中各種因素去統籌考慮,而不能簡單地以原料成本計算,技術路線、裝置穩定性、政策紅利、原料的采購及運輸成本種種因素都要考慮進去。
筆者認為,不能因原油暴跌就因此徹底否定新型煤化工的經濟性。
從發展前景來看,雖然有環保、水資源、投資過熱、部分技術有待檢驗及經濟性等各種質疑,但加速發展中的中國新型煤化工產業,已經成為可以與 北美頁巖氣革命相提并論的一種發展模式。煤化工產業在中國的崛起與北美頁巖氣的繁榮發展交相輝映,業內普遍認為在未來5~10年的石化行業發展中,它們將 成為兩支最重要的力量。
因此,作為保障我國油氣供應安全、推動能源結構調整的現實選擇,短期內油價的暴跌及相關政策的調整,并不會實質性影響到其既定的發展戰略。新型煤化工現實雖然骨感,但前途仍舊光明。
上一資質:
YW型液下排污泵過流效果廣受好評下一資質:
內蒙古投資200億元構建水安全保障體系